“雙爭”有我——百姓故事匯丨從“張思德傳人”到“警察爸爸”
秦皇島日報社 記者盧紀鋒
王寶軍(左一)陪伴天使烘焙的“天使”包包子。 (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
在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燕園派出所,有一位民警名叫王寶軍。無論是身著軍裝,還是換上警服,他始終堅守著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初心。他的故事,既是一段軍旅傳奇,也是一曲警民情深的贊歌。
1990年,在某集團軍服役的王寶軍被選調到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——北京衛(wèi)戍區(qū)某警衛(wèi)師服役。當他踏入部隊大門的那一刻,張思德的雕像和毛主席題寫的“為人民服務”幾個大字就深深震撼了他。從此,張思德便成為他的精神標桿。
10年間,他刻苦訓練,多次參加重大軍事活動,榮立三等功2次,被評為優(yōu)秀士兵3次。
2000年,結束了13年軍旅生涯的王寶軍在張思德雕像前作別,他暗暗發(fā)誓:“無論走到哪里,都要做張思德精神的傳人?!?/p>
脫下軍裝,穿上警服,王寶軍開始了25年的基層民警生涯。
從軍營到警營,不變的是初心。王寶軍總是說:“能為老百姓做點兒實事,是一名警察的價值所在?!?/p>
2015年4月27日凌晨,王寶軍接到報警——發(fā)現(xiàn)一名棄嬰。他將嬰兒送到福利院后,得知孩子患有唐氏綜合征和先天性心臟病,心里五味雜陳。3年后,當他得知孩子還活著,便和妻子經常去福利院看望她,并帶去奶粉、紙尿褲等物品。漸漸地,他和妻子成了福利院孩子們的“警察爸爸”和“愛心媽媽”。
2018年12月7日,市社會福利院分別授予王寶軍和他的妻子“警察爸爸”“愛心媽媽”榮譽稱號。從此,他成了76名孩子的“警察爸爸”。他說:“這些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資,而是陪伴和愛?!?/p>
2019年,王寶軍組織成立了“傳承張思德精神志愿服務隊”,帶領60多名志愿者開展扶殘助困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等公益活動。他們?yōu)樽蚤]癥兒童建立“天使烘焙”就業(yè)機構,發(fā)起“暖冬行動”幫助殘障家庭過冬,項目多次被評為“秦皇島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創(chuàng)新項目”。
王寶軍不僅是一名溫暖76名孤兒的“警察爸爸”,還是巧解鄰里糾紛、化解鄰里矛盾的“貼心人”。他走遍轄區(qū),入戶走訪萬余次,調解矛盾糾紛千余起,參與破獲多起重大案件。2021年,他牽頭成立了“張思德人民調解工作室”,用張思德精神化解群眾矛盾,鋪就一條社區(qū)的平安和諧之路。
“調解糾紛不僅要講法,更要講情,用心去化解矛盾?!蓖鯇氒娫晒φ{解了一起持續(xù)20多年的鄰里糾紛,當事人從互不說話到握手言和,甚至主動參與社區(qū)建設。
王寶軍說:“傳承張思德精神,是我人生路上不斷雕刻自己的過程?!?/p>
從軍營到警營,從“張思德傳人”到“警察爸爸”,王寶軍用行動詮釋了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的深刻內涵。他說:“一日戎裝,終生為兵。我將永遠做張思德精神的傳人,用生命中的每一天為黨旗添彩,為軍旗爭光。”
編輯:楊宏璐
責編:李志財
編審:劉福慶
監(jiān)審:王勍